“发现一瓶拆封的安眠药——艾司唑仑涨8配资,瓶中大约有100粒……” 祝女士回忆起这一幕,至今仍心有余悸。她至今不敢相信自己为照顾新生儿而请来的月嫂竟然携带了安眠药,更让她感到不安的是,她怀疑这药可能已经用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。
当祝女士要求月嫂及其所属家政公司给出解释时,却收到了令人震惊的回应!“在医院时,孩子总是哭闹不止,然而回家后,孩子晚上安静地睡着了……最初,我们以为是月嫂黄阿姨把孩子的作息调整好了,直到我父母细心观察,才发现了问题。” 祝女士心有疑虑,她决定将雇佣月嫂、发现药物的整个过程一一说出。
回到事情的起点,10月8日,祝女士迎来了她的宝贝儿子,全家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与期待中。可是因为生产时羊水不足,祝女士不得不进行剖宫产,身体虚弱,需要住院恢复,暂时无法照顾婴儿。家人们商议道:“祝女士需要坐月子。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,不如请个专业月嫂,这样我们也能省心一些。” 在全家人一致同意后,他们开始寻找一个可靠的家政服务平台与合适的月嫂,却万万没想到,这个决定成了他们的噩梦。
展开剩余76%经过一番筛选,他们在一款名为“天鹅到家”的平台上找到了一个评分非常高的月嫂——黄阿姨。平台上显示,黄阿姨有着丰富的经验,共为100户家庭服务,拥有10个天鹅好评,还持有《母婴护理师证》和《催乳师证》,专注于婴幼儿及产妇的健康护理。平台描述黄阿姨的技能非常高超,称她可以为每个家庭带来愉快的月子体验。就这样,祝女士和孩子在产后的第一天开始由黄阿姨照料。
在祝女士住院的五天时间里,黄阿姨看似没有做出任何引人注目的举动,直到祝女士出院后的第五天,家中的长辈们却先察觉到了一些异样:“孩子晚上安安静静地睡着,不像其他婴儿那样整晚哭闹。” 虽然有些婴儿天生作息规律,但通常新生儿的夜间活动和哭闹是正常的,而孩子这几天的静悄悄显得尤为不寻常。
祝女士感到一丝不安,决定调查此事。最终,她在黄阿姨的包里发现了那瓶安眠药——艾司唑仑。她顿时感到震惊,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在发育中,使用安眠药不仅会让孩子感到极度困倦涨8配资,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生理损害,包括生长发育受限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。
祝女士与家人立刻找到黄阿姨质问此事,但她的回答却令人无法相信:“我最近压力太大,准备参加消防证考试,晚上很难入睡,我女儿给我买的药。”然而,艾司唑仑作为处方药,显然不应由第三方购买和使用,而黄阿姨似乎并未表现出需要安眠药的迹象,夜间休息得十分良好。
接着,祝女士从平台的一名负责人那里得到了另一个说辞:“安眠药是前雇主给黄阿姨的。” 当祝女士要求前雇主出面作证时,平台却表示与前雇主的合作已结束,不便麻烦对方。此时,祝女士考虑过为孩子做“毒检”,但因为安眠药会在几小时内迅速代谢,且需要抽取静脉血,她最终选择放弃这个决定。
尽管黄阿姨仍在平台的月嫂选择栏中,但她被标注为“紧急风险控制”,并且平台与祝女士达成了某种共识。然而,这件事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。因为这并不是唯一的月嫂虐童事件。2023年,重庆一女子指控其未满月的儿子遭到月嫂扇耳光;2022年,西安的田女士也发现她两个月大的宝宝被月嫂暴力对待,导致孩子摔伤;更有婴儿被月嫂扎针、剧烈摇晃、大声辱骂等情况发生。这些令人心痛的新闻揭示了月嫂行业中的潜在隐患。
除了月嫂,照顾老人的保姆也常出现虐待事件。这些现象大多源于部分月嫂和保姆没有职业操守。一些人缺乏专业的护理培训,也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,甚至有些人心理上存在扭曲。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,相关平台和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合作,建立更严格的人员筛选制度,并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,防止类似案件的发生。
同时,希望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能够自觉约束行为,不仅要保护他人安全与利益,更要保障自身权益。如果任由不良行为蔓延,终究会面临法律的严惩。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